上一页|1|
/1页

主题:秦虹:明后年土地供应量增加 房价稳定可期待

发表于2010-11-30

2010年,楼市的主基调就是调控,但是作为老百姓似乎有些看不明白了,怎么总是在调,但是房价依然不见降,不少城市房价反而越调越涨,甚至于有人称之为“空调”。2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在潍坊接受了本报专访,对调控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记者:秦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到潍坊。我注意到您在近期的“2010年中国地产年会”上提到,通胀预期强化的背景下,房价下跌不大可能。那么国家出台调控政策真的像坊间说的是“空调”吗?

秦虹:调控不能从短期来看,从目前的调控来看,很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供应量增加,特别是土地供应量是往年的三倍。预计在明后年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供求关系会得到缓解,房价稳定是可期待的。

记者:最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调控政策,为什么房价似乎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秦虹:从2004年至2010年间,国家共有三轮调控,而这三次调控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第一轮调控的时间是在2004年,当时的背景是经济过热。在居民收入提高的同事,也暴露出些问题,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固定资产投资率超过总投资额的30%就是经济过热,而当时投资率高达40%。第二轮调控是在2008年,大背景是金融危机。老百姓都不买房,一年时间降息5次,利率水平跌至25年最低,而且7至8折的利率优惠非常普遍,当时是购房成本最低的时期。银行放宽信贷,房地产交易量稳步增长,同时房价也被带动增长。第三轮就是现在,全国一线城市地王频现,房价飚升,房价增长过快,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前两轮调控都不是针对房价,而今年的调控针对性很强,就是平抑房价过快增长。第一轮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通过“紧银根”、“紧地根”的方式,控钱、控地,当年甚至停了半年土地审批。当时出台的政策有“国六条”,还有“90/70政策”,就是开发楼盘90平方米户型必须占到70%。第二轮调控,金融危机背景下主要是通过金融政策实现的,2009年一年银行放贷9.5万亿,理财产品2万亿。成交量上涨带动房价攀升,销售面积与上一年相比增长高达44%。同时也带动了房价上涨,因供求关系更加严峻,房价上涨不可避免。

三次调控房价没有明显受到影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需求量的增加,从2004年到现在,房子需求量逐年增大,2004年供求比是1:1,也就是说建一套房子卖一套房子;2005年,供求比为1:1.2;2006年供求比为1:1.3;2007年,供求比为1:1.4;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供求比回落至1:1.2;2009年,供求比达到1:1.5,就是建一套房子,预卖了1.5套,完全成了卖方市场。这就是百姓没有明显感觉到调控对房价起作用的主要原因。

记者:潍坊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县域经济比较强,部分区县的房价和市区房价不相上下,这样的房地产结构模式您怎么看?

秦虹:一个城市的发展一定不能忽视集聚化,就像一个拳头一样,握在一起才有力量,如果摊开了,就没有力量了。同时城市要有预留规划,不能一下子发展到头了。如果少了中心城区的引导作用,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反过来,在中心城区的带动下,发展就容易得多,也更快。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