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谁感谢谁 楼品及建筑批评

发表于2011-01-20
周一,演员宋丹丹在微博发了一条有关“求潘石屹不要再建房子”的帖子,我随即跟了一条,没想收到了丹丹女士的多次感谢,“谢谢你,你真好”,“再次谢谢你,你真好!”啊哈,我要谢她才是,作为媒体,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的素材,借机还可将我的“楼品”理念推向高潮。随后无数人开始感谢宋女士,铺天盖地。最后当事人潘石屹也回应“谢谢大家”。一连串的批评,迅速变成一连串的感谢,如何来理这一连串谢的逻辑关系呢?

正常一点,潘建了房子,市民宋应该感谢他这个建设者,媒体应该感谢市民宋提供素材,然后开发商潘应该感谢媒体蔡提出批评意见,这么一个循环。

但突然怎么就跳出一个宋丹丹?她的出现把这里的逻辑关系全弄乱了。颠倒了。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在这个“丹丹门”中,宋只是一个北京市民。

我想,她一定是忍无可忍,才口出此言的。她越“往后退”,退到“一个北京长大的女孩”,我越能理解她的怒气和真诚,她的此言其实让很多人汗颜。

忍无可忍,她忍了谁?

这里,我实在不想再说潘石屹以及他的建外SOHO了,而想探讨一下是谁把宋丹丹推出来的?

很多人,包括不得不提的潘,都说了建筑是大众艺术,但大众在建筑这个问题上,真的是“被艺术”了。你建什么东西,有大众的参与嘛?之前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但后来的批评总可以吧,这可能才是参与的一种可行形式,但有嘛。

宋丹丹可能不专业,但专业的人呢?正是一批人的整体缺位,导致了宋的挺身而出。

这批人我们叫他们“建筑批评家”。真不好意思了,用他们,还是她们,我犹豫一下,一个集体缺钙的群体都玩“躲猫猫”去了吧,才让一个“北京长大的女孩”来代替他们站在这里!

你能想象吗?在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的建设高潮中,在中国的大地上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建筑批评家?这样的事实给我的愤怒,其实比潘的房子给宋的愤怒还要强烈,正是他们集体消失,才把宋推上了不得不说、忍无可忍的地步。

最后必须要揭露了

去年由北京时间传媒发起并联合国内8家媒体展开的“楼品大调查——改楼运动”引起了读者的很大轰动,但却动员不来一个敢说话的建筑批评家,他们说私下里怎么说都可以,就是不能公开说,得罪人,都是不好得罪的人,都是这些圈内人,也就是说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圈,一切都变成了圈内的事,刀枪不入,水泼不进。还怎么指望他艺术?还大众艺术?

其时,多么悲凉!也因此看到宋丹丹女士的发帖才会这么力挺,她是被他们逼出来的!

——谢谢宋丹丹女士!

上一页|1|
/1页